智库专家:
农工党山西省委会党史与理论研究专委会委员、省直九支部副主委
山西博物院学术研究部主任
陈汾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在博物馆度过周末节假日成为新的时尚休闲方式。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相比较2010年的3415家,增加了近一倍。
近年来,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参观人数不断攀升、屡创新高,然而当前很多场馆接待能力仍有不足,影响着大众的参观体验,尤以节假日最为明显。此外,受机构人员、经费等条件局限,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项目举办规模、场次相对紧缺,难以更好满足公众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针对以上现状,公共文化机构普遍采用了提前预约的方式进行参观,通过限流来确保展品及观众安全,也在志愿者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积极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实现公共文化项目的规模化推广,让广大人民群众更便捷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建议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推动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市场化的目的——缓解机构能力局限性、为公益服务创造条件
对于公共文化机构而言,引入市场化运行方式,并非转向对经济效益的追逐,而是希望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在缓解机构自身服务能力局限的同时,继续创造条件,为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受众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策划和举办针对性的文化服务,扩大优秀文化项目覆盖范围,增加社会温度,体现公共文化机构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增设公共文化流动展馆,借市场化手段拓展公共文化传播空间
多年来,我国不少公共文化机构相继推出丰富多样的专题展览、展演项目。仅2022年,全国博物馆共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线上展览近万个。公共文化流动展馆的增设能够在展期结束后,让广大公众有更多机会观看相关展览、展演内容,享受更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未来,山西省的公共文化机构可以进一步梳理已有优秀成果,整合再利用,以图片展、复制品展、数字展等形式,提升流动展览、展演的举办频次,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相关文化服务项目以多种形式走进社区、校园、公园、景区等场所。通过增设流动展馆,实现公共文化机构市场化运行的同时,也大大拓展公共文化的传播空间,让经典重新焕发生机,服务更多人民群众。
灵活举办多元化文化体验活动,兼顾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前,公共文化机构不断创新、探索,开展了针对不同群体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很多热门体验活动、品牌教育活动举办期间一位难求,非常火爆。为更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挖文化遗产价值内涵,丰富公众的文化参与形式,建议公共文化机构对已有品牌性活动进行深度整合和提升研发,突出地方文化特色,配合传统节日、重大活动,以商业运行模式,策划举办大型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形成覆盖面广、涉及对象多的产业链条,促进相关市场主体发展的同时,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真正讲好山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多维度探索,推动公共文化机构和商业机构互利共赢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多元化、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传统文化的觉醒,新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问题。在探寻这一问题解决途径的过程中,需要站在不同的视角和维度进行分析,以达成相关主体的高度契合,最终致力于共同构建公共文化机构注重研究与开发、商业机构着力推广和运行的文化遗产传播新模式。比如,公共文化机构在与商业机构合作过程中,如何保持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初心,如何不脱离博物馆业务研究的核心,如何做好市场化运行的授权与监管,都需要不断尝试和反思;不同社会机构和社会群体对市场化运行的接受度如何,市场潜力有多大,他们更期待哪些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这些还需要更多的社会调研和实践检验;商业机构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其顾虑和面临的问题会有哪些,更倾向于哪种合作模式,如何确保其所传播文化内涵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等等,都需要纳入考虑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