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话题>
网络智库:人才争夺战 山西输不起
2018-04-16 07:26:25    来源:黄河新闻网

 

话题背景:

去年,二线城市曾密集出台人才优惠政策,给房、给钱、给户口成为抢人筹码。今年,二线城市纷纷升级人才政策,同时,一线城市也“坐不住了”,北京、上海先后向高端人才抛出橄榄枝,打响新一轮“抢人大战”。

3月26日,上海公布《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向13个领域的全球人才给予“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优惠条件,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办理上海户籍。

此前北京公布的一项新政也提出,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或聘用单位所在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集体户办理落户。

深圳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引进迁户早已实施,今年1月,深圳又出台政策,在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方面,对国内外人才提供了一些优惠措施。

广州年初公布的政策强调,对于引进人才适当放宽入户年龄要求,大力吸引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等各类人才。

智库专家:

太原市委党校市情与发展研究室主任 范富教授

太原日报经济部主任 武永清

智库建议:

第一,降低门槛,不仅要抢院士博士,也要抢本科专科,既要抢大学生,也要抢普通劳动者。

第二,给予外地大学生一定的租房、买房补贴。

第三,全面开放户籍,先落户再就业。

第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人才争夺战山西做了这些准备:

山西省政府2017年印发的《山西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财政支持政策》中明确指出:“对所引进的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及人才团队,参照各省引进同类人才的最高标准给予科研经费、安家费、生活津贴补助;对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用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或其他政府引导基金,给予直接股权投资”,“对成功引进驻晋工作国内外院士给予1000万元科研经费、200万元安家费和每年40万元津贴;对成功引进驻晋工作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领军人才给予500万元科研经费、100万元安家费和每年20万元津贴;对柔性引进的院士和“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根据在晋实际工作月数,分别给予每月2万元和1万元的津贴。”

2018年2月,太原市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及时回应了省委省政府的人才决策部署。这个意见提出,要“加大优秀毕业生吸引力度”:世界排名前200名的世界一流大学(不含境内)和“双一流”高校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紧缺专业的本科生来我市工作,且签订不少于5年服务合同的,由市财政每月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1500元的生活补助;在我市购买首套住房的,服务期满,由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10万、5万元的购房补贴;从事项目研发、技术革新的,由市财政一次性给予5—20万元的科研项目经费。

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省市出台落户等人才政策,开始倾力招揽大学毕业生不同,山西省现有政策则更多针对的是“高精尖”人才。

 

 

不管是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争夺战,从根本上看,是人少了

——太原市委党校市情与发展研究室主任 范富教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出生高峰期,那个时期出生的3亿4亿人,正在老去。这是其一。其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形成的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形成了八九十年代一直到00年代人口增长的低峰期。其三,目前,我们的城市人口,就出生率而言,处于一个人口出生高峰到另一个人口出生高峰的转折期。这个转择期能持续多久,我们先不去研究。当下的问题是,从高峰期的人口过剩,到低峰期的人口减少——或者说,从高峰期的年轻人多到低峰期的老年人多,已经给人口集中度高于乡村的各类城市(相对于乡村而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人口背景,大家都难以有效、有序、有条不紊地应对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大家迫切需要破解“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个时代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线二线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才会在吸引人才的手段和策略上,使出了“十八般兵器”,纷纷加码也就正常了。

根据《山西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702.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71万人,仅增长0.56%。

据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太原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7.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28万人,人口出生率12.10‰;死亡人口1.75万人,死亡率4.01‰;自然增长率8.09‰。我们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实际新增人口1.75万人。同期,西安的情况是:2017年比上年便净增加20.15万人,实现增长2.4%。所以说未来山西省在“人”方面的压力逐渐在增加。

 

我们请人来,连个联系电话、联系部门、联系人都没有,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现在,省市基本都出台了人才新政。可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不像人家西安,一下子进来十几万,也不像武汉,一下留了20万。原因在哪里?

我始终有个坚定的信念:山西有人才。比如,目前的互联网三巨头,唯一一个北方人就是山西的李彦宏。所以,对能够擦亮转型综改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的人才,我们要请,去年,山西出台人才政策了,我在我自己加入的一个微信群(院士 教授 博导群),就把这个消息发布出去了。结果,有几个教授、博导就问我,你们请人,政策很好,可我们和谁联系呀?我就不知道。当然,他们的问题也很笼统。可是我就没有讲出那种西安人才的故事。西安引人,讲的故事很生动,进了派出所,竟然能登记户口。这个故事讲的真好。

我们呢?二流财政,请一流人才。可是,我们请人来,连个联系电话、联系部门、联系人都没有。就是说,全面没有一个“不管部”,这个“不管部”,可以什么都管。我考虑,是我们缺乏抓手,缺乏操作性?还是我们没有讲好故事?是不是我们缺乏把这个故事落实、落小、落细的恰当的链接点呢?这个点在哪里呢?我们该反思了。领导重视了,政策出台了,还需要点什么呢?值得深思。

再一个,我想说的是氛围。“请”,是诚心,是态度。氛围,很复杂,决定请来的人才能付留住,自己培养的人才能否发挥作用。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人都需要金钱支撑基础的、体面的、无后顾之忧的生活,也看重环境、看重环境营造出的那种氛围和文化。很多人才不善于、也不研究关系,没有时间和精力、也不会处关系,什么职称晋升、孩子入学、爱人就业、住房问题,他不大关心。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在这方面也多做些文章才是。

 

既要抢人才 更要抢人口

——太原日报经济部主任 武永清

去年,我省就开始布局引才入晋工作,并出台了14个配套政策激励人才创新。但是,与别的省份相比,我省的人才政策还有一些短板。

从目前我省和太原市出台的人才政策看,我们主要把眼光盯在高端人才之上,比如对博士、博士后、院士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也就是说,我省及太原市仅仅把高端人才视为人才,一般人才没有列入招纳范围。这或许受限于当地的财政实力。人才有集聚效应,人才只有足够多,才能支撑一个大项目,尤其是高科技项目。一些高科技企业,如软件类项目,尽管成本高,人们还是会选择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原因很简单,这些城市会很方便地招来数百上千软件工程师。仅有几名顶尖人才,很难说会发挥多大的作用。

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是城市经济发展高速度和发展环境高水平的综合反映。选择一座城市,就是选择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选择了一个灵魂的栖息地。近年来,山西在抢人大战中明显落后于周边的省会城市,首先需要问一问:大学生来了能不能提供足够的结业岗位?多少好企业能够提供好的就业岗位?收入能不能比照同类城市?能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为大学生支付几年的房租?能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为大学生买房给予一定优惠?落户是否方便?是否有足够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子女上学的需求?外来大学生投资创业,能不能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

打赢这场事关山西未来、太原未来的人口争夺战,我们需要全方位学习先进城市的先进做法。第一,降低门槛,不仅要抢院士博士,也要抢本科专科,既要抢大学生,也要抢普通劳动者;第二,给予外地大学生一定的租房、买房补贴;第三,全面开放户籍,先落户再就业;第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改开之初,招商引资的成果决定了此后数十年城市的未来。在当前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城市之间抢人大战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场抢人大战最终决定的是未来数十年城市的未来。山西首先要立足本省,大力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把更多人口吸引到省会太原及其他中心城市;同时要辐射周边,把周边省份的人口吸引到省会太原及地级市。如果我们发展潜力不足、发展环境不优,不仅不能抢来人,甚至会肥水流了外人田,自己的人会被抢走。如此,未来堪忧。

 

 

 

[编辑:杨江涛]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