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话题:8月15日,全省市级经济发展推进会在太原召开。省委书记骆惠宁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市要按照“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乘势而上、凝心聚力,进一步牢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营造奋发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把省委常委会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地落下去,努力实现经济稳步向好、政治风清气正,以良好状态迎接省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我省市级经济发展该如何推进?6月8日,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推动山西新型城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更稳更好更快发展,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无独有偶,在4月30日出台的《关于山西融合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优化城市群的空间布局,打造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环渤海内陆协作区的支撑力也作为首要任务。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公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让中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分享城镇化成果。
城市群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那么,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道路上,山西“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总体布局进展如何?如何缓解压力、补齐短板、释放城市潜能,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本期网络智库邀请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郭文炯解读未来城——“大太原”。
山西城市群发展史:
“十一五”规划: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把城市群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在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作为“十一五”期间全省发展的两大战略,并提出将促进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城镇群战略性崛起,作为推进全省城镇化的战略支点。
2005年,山西省公布《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纲要》,提出增强太原的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的任务,确立了太原市与晋中市榆次区“同城化”的发展目标,即建设大太原都市圈。太原和榆次是大太原都市圈的核心部分,其向外辐射后,介休、孝义、汾阳,阳泉,忻州、原平,离石、柳林、中阳4个城镇密集区为外圈层的空间布局结构,在这一圈层,将重点强化阳泉、介休、忻州、吕梁4个城市区域次中心地位。
2006年,我省颁布实施的《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提出,要以区域为整体,空间布局协调为重点,把促进都市圈和城镇密集区整合、协调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作为城镇体系规划调控的主要任务。但是,在国家空间战略层面上,山西中部城镇群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八个城镇群中包括中西部的江汉平原、关中、成渝、中原、湘东等,但没有列入山西。这对山西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分工、定位和政策空间带来不小的影响。
山西“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全省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推进战略:“按照“一核一圈三群”的布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以阳泉、忻州、吕梁为腹地的太原都市圈,形成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加快发展三大城镇群。统筹区域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侯马、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阳曲县构成的太原都市区,是全省城镇体系的组织核心,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极核。
“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中心,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为拓展圈层,大运、青银“十字形”复合交通网为通道,构成的“一核、两圈、十字形通道”的大都市圈。涵盖太原、晋中、吕梁、阳泉、忻州5市的重点开发范围,共包括29个县、市、区,区域面积2.9万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160万人,城镇人口764万人。该区域是省域经济与社会事业最为发达的核心区域和最为重要的城镇密集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重点开发区域,成为中部崛起新的增长极和开放程度高、发展活力足、核心竞争力强的城市群之一,成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太原城市群作为中部城市群之一,首次进入国家规划。
2012年,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把太原城市群列为中部六大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提出要形成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和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把城市群崛起作为提升山西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太原都市圈转型发展和统筹发展
——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郭文炯
我省“一圈三群”城市群,根据目前城市群的界定标准,我省仅太原都市圈基本符合这一条件,其他三群尚处于培育阶段。因此,可以说我省城市群建设关键是要加快太原都市圈发展。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型经济转型日趋紧迫的背景下,对山西新型城镇化布局、太原都市圈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需要构建高效、集约、可持续的空间格局,来提高区域竞争力。第二,促进人力资本开发和科技创新需要依靠大城市的快速成长。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构建新型的空间载体,发展服务业、发展研发产业、发展非资源依赖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都需要资源与要素重组,企业与产业的集聚,只有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地区才能提供这样的支持,发挥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支撑作用。
所以,我们应继续把城市群崛起作为提升山西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太原都市圈转型发展和统筹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发展城市群建设的关键是强化核心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太原、晋中是驱动太原都市圈发展的核心,目前,一方面中心城区规模和体量偏小,人口与经济实力不强,集聚能力不高,另一方面,城市功能、结构不够合理,对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构成巨大压力。
如何缓解压力、补齐短板、释放城市潜能,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
第一要创新驱动,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功能。强化科技、金融、商贸物流、教育文化等枢纽和中心功能,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在城镇集群和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核心引领功能。把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作为太原、晋中提升城市功能和同城化的重要抓手,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为突破口,健全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资源、突出效益效率、着眼产学研融合,围绕重点产业创新链,整合与集聚技术、资本、人才,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动核心技术创新与转化,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努力打造煤基产业和低碳产业研发基地、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低碳生态住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驱动太原、晋中建设成为全国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和创新型山西建设引领区。
第二,产业支撑,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大力推进城市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创新创业;通过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第三,绿色发展,积极建设低碳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先试先行,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积极探索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强度、推进绿色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城市治理结构,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力量参与城市治理,切实发挥好区、镇街、社区的社会管理作用,着力提高城市文明水平,逐步形成结构合理、权责明确、依法依规、文明和谐、共治共管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统筹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和社会管理数字化,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第五,强化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支撑能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加快城市道路及交通设施建设,结合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建设,完善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系统,努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加大城市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等建设力度,实施地下管线综合管沟建设示范工程,保障各类管线安全运行。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排水能力。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院、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科学布局城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公共文化和体育场馆及设施建设,完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
多年来,我省一直都在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确实,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也是有效整合两市资源和经济优势,促进两市错位发展,完善产业体系,提高太原市与晋中市国内、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疏解太原中心城区功能,促进太原、晋中新区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与效能的重要手段,对实现两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太原晋中同城化在省、市共同推动下,在规划统筹、用地发展方向整合、道路设施对接、公共服务对接、高校园区和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与成效,同城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比如:规划统筹机制初步形成,城市规划实现对接。在省规委组织下,与两市政府共同编制了太原都市圈和太原都市区规划,在两个规划指导下,对太原、晋中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与修编,实现了规划的对接。再比如:以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顺利推进。突出“集聚、创新、孵化、辐射”四大功能的科技创新城建设正在推进,通信、城市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即将入驻,太榆科技创新城将成为太原晋中同城化的新引擎。另外,道路设施与公共服务对接取得明显成效。煤气供应、供热、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同城化取得初步进展;浦发、兴业、华夏等银行实现同城结算。
在未来,太原同城一体化应遵循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同城化组织与制度,突出抓好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建设,先行推进交通同网、设施同布、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等群众切实受益,见效较快的领域,促使同城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首先,健全同城化工作的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太原晋中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涉及两市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等专项对接协议,把同城化近期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规范专责小组的合作机制、专项对接重点和工作内容。编制和实施同城化建设项目库。坚持项目带动,集中实施一批对提高两市经济综合实力起支撑作用的重要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继续办好年度“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论坛”。尽快制定《太原都市圈规划》和《太原都市区规划》实施条例,指导太原都市区范围内城乡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与空间利用相关的政策及规划制定。
第二,围绕科技城核心区、高校新区、潇河新区、乌金山开发与保护等建设等,实现太原晋中合作的重点突破。围绕科技城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对接和南部新区路网对接的突破;围绕高校园区建设促进共建区和交通组织合作的突破;围绕乌金山开发与保护促进生态共建与旅游合作的突破;围绕潇河新区建设做好规划与建设管理协同的突破。
第三,在太原都市区及城镇组群内,率先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等群众切实受益、见效较快的领域。探索组建教育科研协作联盟,大力支持学校和科研院所跨地区设立教学、培训、科研分支机构,鼓励名校跨区域整合资源,共同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和服务协作,逐步实现读者证互认。推行组群内文物景点“一票通”。社保、医保的互通互认。加强媒体合作,打造辐射全国的影视和媒体集团。加强电子政务系统、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电子社区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合作建设。尽快实现计算机网络互通,实现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同市。
第四,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推进重点协调区域城际干线路网的对接。推进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推进公共交通同城化。加快推进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第五,加快社会服务一体化进程。探索组建中小学教育协作联盟,鼓励名校跨区域整合资源,推进教师跨地区流动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加强文化、文物、体育和新闻出版的交流合作。推进金融服务同城化。实现电信同城化、频道资源共享。建立公共事务共管机制,探索联合设立交界地区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对重点范围、路段和区域进行重点监管,实现相邻地区城市管理无缝对接。
第六,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进程。加快东山地区的联合整治及生态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太原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强化榆次潇河、涂河、涧河三条境内主要河流流域生态走廊建设,共筑河流生态走廊。加强沿交通干道生态廊道和生态隔离带的协同保育。联合实施“两纵三横”都市区大型生态廊道及潇北生态廊道的建设与管制。统筹交界地区镇村绿化、开敞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协同建设沿河、沿路防护林和绿化带,实现交界地区绿化景观融合。建立环境协调机制。建立两市环境保护定期会商和信息互通机制。建设太原晋中统一的环境预警体系。建立环境保护高层综合决策机制。共同组织开展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为改善两市空气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智库建议:“大太原”都市圈的建设是山西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课题,摆脱过去城市建设只注重表面工程,忽视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缺乏人文内涵、缺乏城市特色,忽视城市基本功能等问题。“大太原”不应该是大而不实的野路子,而应该成为全方位发展、宜居舒适的未来城。
一是,要以产业发展、创新驱动作为城市扩张发展的内生动力。避免盲目造城,城市的发展要与产业经济的发展同步,相互促进,把“大太原”打造成为技术、资本、人才的聚集地。
二是,要把低碳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合进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大太原”都市圈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三是,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城市治理结构,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力量参与城市治理,切实发挥好区、镇街、社区的社会管理作用,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四是,强化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支撑能力。治好拥堵、内涝等城市病,优化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科学布局城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公共文化和体育场馆及设施建设,完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