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向全体职工在技能水平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6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为广大职工成长成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命在肩,责任光荣,沈阳要加快培育和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大国工匠”队伍,必须要走出一条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劳模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呼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
劳模班组传承劳模基因
在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一个响当当的劳模班组“郭维林班”。从第一任班长、闻名全国的“焊接大王”阎德义,到第二任班长、攻关不畏艰险的全国劳动模范郭维林,再到带领班组打造现代化特色班组的现任班长、沈阳市劳动模范张树文,他们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胸怀航空报国理想,在新老几代劳模间接力传承劳模精神,留下了奋斗者永恒的足迹。
阎德义1954年开始来到黎明公司工作,由于一生在航空产品焊接岗位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三次“沈阳市劳动模范”、四次“辽宁省劳动模范”和一次“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据郭维林介绍,1963年秋天他从技校毕业跟随阎德义师傅学徒,那个时候厂房特别简陋,东北的冬天,厂房里说话都看得见哈气,手冻的没法焊接,加班也只吃一个窝头就咸菜,但是艰苦的工作环境根本影响不了师傅们的工作热情。郭维林说:“也就是在那时,师傅阎德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立志当一名爱岗敬业、出类拔萃,能为航空事业作贡献的人。”郭维林先后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张树文1986年参加工作。在阎德义和郭维林两代劳模的影响下,张树文扛着劳模班组的大旗,潜心现代化特色班组建设,他带领班组成员先后推出“值班班长制”、“对照标准件互检制”、“新人系统培养制”、“专家论坛制”等品牌制度,形成了“高精尖和谐”、具有“郭维林班”特色的班组管理模式。在三代劳模的带领下,“郭维林班”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项荣誉称号。
新一代劳模陈新海、方文墨曾经拜老一代劳模、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为师,倪明海、倪立新父子双双成为劳模,在沈阳劳模群体中,流传着不少这样传承劳模精神的佳话。
技能竞赛催生“大国工匠”
2007年,沈阳市总工会开始实施“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载体是与沈阳市人社局联手开展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这一竞赛的最大特点是竞赛名次与技能鉴定挂钩,为竞赛中荣获技术大王称号的选手申请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为荣获技术标兵称号的选手申请技师职业资格,为荣获技术能手称号的选手申请高级工职业资格,已经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且符合条件的,为其申请技师资格。几年来,竞赛活动已成为沈阳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众多高水平的“大国工匠”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徐强、方文墨等一批年轻的职工也通过竞赛成长为劳动模范。
竞赛活动点燃了工人学技术的热情,参加选拔赛的职工逐年增加。2012年,全市100多万职工中,有63万人参加了竞赛。参加竞赛的工种逐年增多。开始组织竞赛时,主要选择车、钳、铣等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工种,2013年,竞赛工种已达到50个。目前,竞赛采取了“重点工种年年赛,行业工种轮流赛”的办法,把许多新技术工种纳入其中。此外,还增加了赛前培训、推广绝技绝活、开展名师带高徒等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为培养选拔更高层次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市总工会还在优秀选手中组织了“精英赛”。竞赛产生了10名技能大师、50名技能名师。市总工会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以这些技能大师和技能名师为骨干,组建10个“技能大师工作站”,为全市技术攻关、产品更新、技能培训、名师带徒、技术交流等作贡献。
劳模精神激励职工建功立业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事迹,让劳动光荣、劳动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劳模杨建华把传、帮、带看成是一份重如山的责任。他通过举办铆工培训班、现场示范、典型产品讲解等办法,把自己几十年积累和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工人。他的徒弟中许多人成为高级技师、企业技术骨干。沈鼓的铆工也成为沈阳最强的团队。
劳模王刚的徒弟吴学文介绍,王刚是个非常称职的师傅,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学习中,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将他所掌握的技能全部传授给徒弟们。在每天固定的学习课中,他还会利用午休前半个小时给大家讲授专业知识,并进行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沈阳市委党校教授朱卫东说:“劳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创造的纪录可能会被打破,他们发明的新经验、新技术可能会被超越,但他们的劳动品格、劳模精神将永不会过时。”
劳模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动全社会,以劳模的卓越贡献激励全社会,以劳模的高尚情操带动全社会,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的实际行动,为全面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作出新的贡献。(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