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话题>
山西发展(网络)智库:产业扶贫是农村脱贫的基石
2016-01-03 19:14:09    来源:黄河新闻网
 

智库话题:2015年12月31日,山西全省脱贫攻坚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省委书记王儒林在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突出的短板是农村贫困人口,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山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份,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按照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3+1”的精准扶贫工作路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目前全省还有232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实现整体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本期智库话题,我们就邀请了智库专家、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白凤峥教授,就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产业扶贫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产业扶贫的意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把扶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前推进。从2011年到2015年,仅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就从272亿元增长到467.45亿元,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尽管成就巨大,但我国农村贫困依然面广程度深。就山西省而言,截止2014年底,全省仍然有贫困村8060个、贫困人口329万,如果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意味着从2014年到2020年的六年时间,每年要减贫55万,任务非常繁重艰巨。

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仅靠常规措施和手段很难实现,《决定》为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即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社保政策兜底等措施实现脱贫目标。

扶贫脱贫,关键是为绝大多数农村贫困者注入造血机能,唤起贫困者摆脱贫困的自觉性和能力。在所有的扶贫帮扶方式中,最关键的是产业扶贫,这是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的根本所在。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链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方式,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

首先,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山西贫困地区一直以来靠传统农业没有稳定脱贫,单纯“给钱给物”扶贫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其次,产业扶贫实践效果显著。左权县通过培育核桃产业,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近千元。广灵县北野食用菌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300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户均增收1万元。五寨、左权、岢岚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实施“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基地”等多种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据悉,目前全省通过产业扶贫,约40万农民从产业化链条中获益。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

二、产业扶贫的路径

目前,山西省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的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发展传统农业,对脱贫意义不大,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寻找科学合理的产业扶贫路径。

1、延长产业链,做强产业

产业扶贫的基本路径是产业链开发建设。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生产方式,不能停留在产品的初加工和初级产品的销售上,而应该扩大产业的链接能力,提高产业价值水平,衍生产业的综合开发效应。

目前,山西贫困地区通过多年的脱贫实践,普遍选择特色林果业、杂粮产业、肉羊、肉牛、奶牛养殖以及中药材种植等作为扶贫产业,产业扶贫的雏形基本显现。但存在的问题是产业趋链短,扶贫效果有限。如吕梁贫困县发展的核桃、红枣、杂粮等产业,基本上停留产业的第一链条上,没有后续加工链条。随着种植规模扩大,销售难的问题日益严重。2015年全省红枣产量大增,但销售难度大,价格下跌,一些农村红枣挂在树上,无人采摘;品质、品相比较差的红枣,市场售价1元钱,也鲜有人问津。未来几年,随着全省核桃逐步进入盛果期,如果后续深加工产业没有同步发展,同样也会面临这样的困境。

产业要做强做大,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实现途径,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和单一产品的开发上,必须用能够链接各类生产要素和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和延伸生产链、产品链的方式,来提升产业功能。产业扶贫,需要在种、植养殖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同步发展深加工和现代流通业,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跨越。农业只有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形成紧密关联,竞争力才能形成,产业扶贫的效果才能发挥。否则,农业只能处在劣势地位,难以依靠自身脱贫致富。

农业本身就具有多功能性,不仅有生产功能,也有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每一种功能都会衍生出新业态。只有农业多功能的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才能建立起来,农业才能焕发出新活力。实现农业的多功能,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让农民从产业链中获得更多利益。

从山西贫困地区看,农业资源富集,一些产品具有独占性和唯一性。因此,要围绕农业生产本身做文章,如发展产地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并融入餐饮、购物以及乡村旅游等业态,把品质、安全、生态、文化等价值突现出来并形成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同时,要推动电商和实体流通相结合,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减少流通环节,缩短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2、组织起来,成为市场主体

农业全产业链的建设,需要实现经营模式的突破,消除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构建新型、多元化适度经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培育大批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的要求。

市场经济特征之一,是产业领域参与主体对等竞争。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成为真正市场经济的参与主体,参与到现代产业体系中。山西贫困农村,多处于黄土高原的沟壑区,土地碎片化严重,县域农产品加工业不强。规模化经营重点可探索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这两种方式,农民通过土地托管,租赁等建立起家庭农场;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组建农民合作社,通过签订契约,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在农民组织起来的基础上,成为与各类公司(现代产业主体)对等的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到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协作体系中。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真正形成“公司+合作社”、“公司+大户”、“农超对接”、“农餐对接”产业联盟和利益共同体,实现农民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增强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促进农企共赢发展,提高产业化扶贫的效果。

此外,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单纯依靠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是不稳定的脱贫系统。一旦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疾病、灾害等,缺乏共担风险机制,农民随时有可能重新返贫。将农户有效组织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各类风险,共同发展,是稳定、长效的脱贫系统。

3、优化要素,注入活力

贫困地区通过产业脱贫,面临着资金和人才要素的制约。优化要素,需要从资金投入和劳动者能力建设两环节入手,增强贫困地区的自身发展能力。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扶贫支持力度,不同渠道投入的扶贫资金众多,但部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结合国内一些省市先进经验,应加大扶贫资源整合力度,用好用活财政支农政策。以打造产业链为“粘合剂”,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发改委、财政、扶贫、农业、水利、交通、林业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起来,集中用于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以及产业链延伸项目。项目正式启动时,由项目实施主体提出申请,送主管部门审查并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同时,应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贫困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借鉴国内一些地区金融扶贫经验,尝试推进“穷人银行”——资金互助社(农民合作社),农民通过缴纳一定额度的互助金加入资金互助社,根据合作社规模可按比例享受不等的政策性金融资金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推行“千村信贷+互助资金”模式,资金互助社根据其借款额度和信用,原则上可从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获得1至10倍的贷款,用于产业发展。

加强劳动力的培训。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力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测土配方施肥、动植物病虫害防治、先进农业技术利用、农机具使用等。结合山西贫困地区的实际看,急需对中青年农民进行需培训,以培养大批合格的职业农民。要围绕主导产业,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适用技能培训;结合市场变化,进行经营能力培训。特别是贫困村目前面临着留不住青年人问题,应重视青年农民的教育培训,把青年农民培训纳入政府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给予资金等方面扶持奖励,提高贫困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开展创业培训,争取贫困地区所有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均能享受创业培训。通过培训,贫困户均能掌握1-2门种植、养殖及创业实用技术。

三、健全产业扶贫的服务体系

产业扶贫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从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两大体系着手。

1、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公益性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应扮演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角色,实施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基层农业公益性服务硬件、软件建设,建起一个全域性无缝覆盖的新型现代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

就山西的状况看,硬件方面应强化贫困县乡两级农业服务中心的建设,配置为农服务设备、仪器、实验室和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农技推广培训场所和手段、农技服务专用车等,全面提升灾害预警、质量控制、信息咨询、农技推广的能力。软件方面,应强化县乡基层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综合职能,建设一套贴近农民实际需求的服务机制,让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沉下去”,走进基层,服务一线,不断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2、扶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形成多元竞争的服务格局

以市场化为主导,建立“有进有退”的社会化服务市场机制。

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发挥其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基础作用。支持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为贫困户提供代种代收、用水管理、农资配送、病虫专业防控和仓储运输等服务,推进“农超”“农校”“农企”“社企”“农市”等产销对接。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建设技术创新、质量检测、品牌培育推介、融资、物流、网络交易等服务平台;政府引导龙头企业树立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为贫困户服务的专门机构。强化民间服务主体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补充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村经纪人建立联合体和行业协会,不断提高农村经纪人为贫困户的服务能力。加强对农业机械、农产品物流等服务组织建设。

[编辑:]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