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大学毕业季,一个本属于收获的季节,但对北京一所211高校的学生杨柯来说,她收获的却是一个大问号——大学究竟教给了我们什么?她的经历和困惑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多数观点认为,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一味追求“高大上”,导致专业趋同严重,且与大学生就业出现“倒挂”现象,是当前高校改革不可不正视的问题。
光明日报曾专门报道了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部分高校发展一味追求大而全,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化现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出现“倒挂”现象。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2013年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等毕业生规模巨大。而实际上,这些专业在2012年、2013年本科专业就业率排名中靠后,这种反差不得不让人深思。专业设置盲目追求大而全。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所提供的数据,全国高校2014年新增1681个本科专业。新增开设10个以上专业的高校超过了30所。
至于原有的专业学院,一般都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各校纷纷设置新专业。这么一来便怪象丛生:农业大学最受考生追捧的竟是模特专业,理工大学竟下设体育学院。不光是某些本科大学,一些刚由中专升格的技术学院也不甘落后。某省一家原来只有几百名学生的农业机械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后,竟扩充到一万多人,所设专业包括金融、电脑等。教育质量能否保证,实在令人存疑。
为何有些大学在设置专业的时候,既不联系学校自身的实际,又不调研就业环境呢?
一是市场与官场思维作祟,高校判断能力减弱。
“校有多大胆,专业有多大产”,有专家认为,新兴专业的设置就是赶时髦,一方面追赶社会热门领域的时髦,另一方面追赶行政力量的时髦。他解释,行政力量对于高校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在于高校往往为呼应政府人才需求培养,忽略了自身的特色与能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了相同的观点:目前很多新兴专业的设置一方面受到行政力量介入的主观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自创新兴专业可借此获得行政力量的扶持,也助长了其热衷于“标新立异”的行为。而归结到根本,均是有些高校在各种利益面前,丧失了应有的专业判断能力。
二是专业成院校竞争砝码,拉低行业专业性。
在我国,不同级别的高校有着严格的考核标准,从学院到大学,不仅需要考察师资力量、教学硬件、科研成果,专业数量同样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有分析人士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的热门专业成了不少院校拿来“凑数”的资本。
“招生难”渐成常态,高校专业设置更须慎重而为。尤其要避免行政干涉,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同时要有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
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发布的《2015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 自2009年起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2014年报考人数首次回升,比2013年增加27万人,达到939万人,高考报名人数呈现出止跌趋稳的态势。但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并未因此得到缓解,高校招生难已成常态化。
招生难,意味着摆在大学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在设置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做足功课,只有这样吸引来优质的学生,才能本专业的长远发展。如果匆忙设置了某些专业,即使招到了人,当学生发现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太好的时候,还是会自动与本校的某专业疏离。
红网作者薛家明认为,高校新增专业要考虑自身实际,慎重选择。试想,文科学校看到别的大学机械制造就业火爆,也跟风而上,能有好果子吃吗?高校需建立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选人用人一直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同样,大学的专业设置,也该制定扩招与退出机制。对那些师资充足,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应适当扩张。而对就业前景堪忧的专业,应予以就业率预警。对连续多年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应缩减招生人数,并适时启动退出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消灭“差专业”的存量。
此外,大学行政化办学使得高校的专业设置丧失自主性的问题也要解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政府部门必须依法保障学校的投入,同时不得干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内部实行现代治理,行政不能干涉教师的教育和学术活动。政府部门在推进去行政化过程中,要依法行政,按去行政化的要求履行政府责任,做好对学校的监督和服务。所以高校的专业的设置要避免行政的干预,要让了解专业设置的研究人员参与到新专业的设置中来,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大家来看看专业的设置是否行得通。
结语 专业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草率、盲目的专业设置只能让高校发展的路越走越窄。对此,教育主管部门要有“自控”意识,避免行政干预,为高校自主发展创造条件;高校自身更要“争气”,发挥办学主体应有的专业水准、智慧和责任感,而不是无原则、无章法地随波逐流。(中国教育报刊社蒲公英评论出品,实习编辑梁前辉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