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参考>
寻找春节的年味儿
2015-02-13 08:57:44    来源:北方新报

    寻找春节的年味儿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从年前的打扫庭院、置办年货、添置新衣,到除夕的贴对联、包饺子,正月初一之后的走亲访友……一直以来,老百姓习惯于围绕众多的年俗和礼仪而“忙”年。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年味正在发生着变化。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找不到一点小时候的味道;有人说,年味没淡啊。

春节怎么过才算有年味?(组图)

放鞭炮(资料图片)

春节怎么过才算有年味?(组图)

贴窗花(资料图片)

春节怎么过才算有年味?(组图)

逛街市(资料图片)

春节怎么过才算有年味?(组图)

孩子的回忆(资料图片)

   

农村过年习俗瘦身

祭灶神、请财神、贴门神、迎喜神……,对于河套农村来说,以往过年总是要有很多的讲究。不管是除夕夜里守岁,对先人们进行祭奠,还是大年初一给长辈们拜年,老人们总要督促儿孙们认真完成。而如今,一切都从简了。“生活好了,年的过法也变了。”八一乡联丰村李金莲说。她小的时候,一听到过年就感觉很开心,掐指头算哪一天过年。“以前,与其说是盼望过年,不如说是盼着过年能吃上些平日里难吃上的食品。现在,平时要啥有啥,用不着盼过年了,而且,以前的许多过年的内容也没了,不如以前有意思了。”

记者发现农村的年味在发生着变化:过年的讲究比以前少了,连祭奠亲人的方式也越来越简单。“磕头拜年的也少了,以前连哥哥姐姐都要磕头跪拜,现在打个招呼,说声拜年就行了。”

除夕夜,你是否守岁到天明?

春节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最重要的节日,放鞭炮、穿新衣、吃年夜饭、收压岁钱……在这些传统节目中,守岁是重要的一项,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还有多少人在守岁?是哪些活动在陪伴人们度过这“连双岁”的一夜?

春节守岁代代相传,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在桌前开开心心地吃完年夜饭接着就是守岁。在鄂尔多斯工作的李长春回忆说:“当年没电视时,我们在农村老家过春节要守岁,前半夜大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小孩子有的放鞭炮,有的听大人讲家长里短或者讲故事,到半夜后,孩子们撑不住就先睡了,大人则吃过饺子便摸黑出门给同族长辈拜年,一晚上基本不睡觉。”

采访中人们反映,电视普及之前,社会变化很慢,春节守岁习俗多年不变,年年都是那些简单的项目。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无论城乡,守岁的习俗仍然存在,但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看春晚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家庭春节守岁的必修课,不少精彩的节目伴随着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春节,但随着时光的变迁,守岁的方式越来越多。

记者在回乡过春节时发现,不少亲朋除夕夜里约起牌局,或者打麻将或者打扑克,“输赢无所谓,关键是一年到头亲朋好友能坐在桌前聚一聚,边娱乐边交流。”记者的表弟杨虎讲出了打麻将的好处。

据了解,更多的80后、90后青少年,选择“网上守岁”,在北京读书回呼和浩特过春节的李楠说:“网上的节目不比春节晚会差,而且随时可以上去看。春节晚上要做些更有意思的事,我和同学约好了,今年春节晚上通宵联机打游戏。”据李楠介绍,他留在北京未能回老家过年的一批同学,春节晚上选择到酒吧守岁,年轻人一起喝酒谈天到天亮……

零点钟声一响,满城满村爆竹声起,把春节的热闹气氛推到顶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忙碌的脚步慢了下来,比往常更强烈地感受到时光的飞逝,生命的珍贵。老人们一般在除夕夜这样教导自己的子女: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一天,年轻人长了一岁,老年人也就老了一岁。不管是少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恋恋不舍地看着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逐渐远离我们而去,提醒自己时刻珍惜人生美好的时光。

城市新移民

找不着年味

“小时候盼过年,因为有好吃的好玩的。如今,随时都能吃好、玩好,那专属于春节的又有什么?”采访中,很多年轻人在这样的疑问中感到年味淡了。其实,感觉年味淡了、过年没意思的人,大多是城市新移民。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比率的不断提高,很多农牧民移居城市,这些新城市人,离开故乡,感受着城市文明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他们的子女也随着长辈生活于城市,接受着与父母截然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离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春节,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也在社会的变革中发生着变化。在生活方式走入现代、追求时尚的人眼中,春节远没有洋节日好玩和刺激。他们原本也想在自己这一代把春节的年味延续下去,却不知该如何入手。因为他们不喜欢强调形式的仪式性风俗,对长辈们的朴素纯粹的过年讲究不屑一顾时,却蓦然发现,抛弃了许多传统习俗之后,春节似乎也变得空洞了。

今年是王小伟的本命年,他这样解释新城市人感到年味减少的原因:他们和农民居民相比,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更为强烈;他们的春节,打破了传统文化束缚,却还未构建现代的春节文化秩序,也便成为迷失而又迷茫的一代,一时找不着春节文化的“北”。

记者从查阅的一些资料中发现,传统过年习俗之所以穿越千古而不衰,因为其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过年习俗是先人在和自然、社会的互动中筛选下来的优秀的文化形式,是最符合国人习性的做法。比如登门拜年,最主要的就是通过登门这个细微动作,将对亲朋好友最坦诚的关心、温情、挂念,用面对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就算曾有过不愉快和小摩擦,也可通过登门拜访,解开疙瘩,达成最大化的和谐。这时候,我们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不是狭隘,而是宽广、坦荡。所以,在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走街串巷、登门拜年,那个热闹劲儿,让年文化有了人气,也将更多精神慰问撒播到了千家万户。这些年,一些登门拜年却被过滤了,短信拜年日渐风行,手指一动,就完成了拜年。只是,当人们陶醉在这种迅捷式的年文化的时候,诸多年味、人情味也不知不觉消失了很多。

礼品成了“硬通货”

过年了,亲戚朋友之间要走动,其中送礼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春节期间,街市上的商铺摆出了各式各样的礼盒,前来选购的人们也络绎不绝。但记者发现,礼品一方面包装越来越豪华,价格越来越贵,另一方面一盒礼品从一家传到另一家,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在礼品的程式化过程中变得淡薄起来。

正月初二,记者在包头走亲戚,每到一处,都要先买礼品,总觉得手里不拿东西,就没法出门。而一些礼品经销商也深知其中的奥秘,买礼品时首先问顾客是送人还是自己吃,要是送人就买包装漂亮豪华的,要是自己吃就买质量好实惠的。记者在其中一家超市遇到了一对选礼盒的夫妇。妻子在认真地看礼盒外包装上的说明时,丈夫说了一句话:“看啥,都那样,这东西也就是做个样子,谁还真吃啊。”丈夫的话很能代表如今过年送礼的状态:别人给自己家送的,自己也不吃;自己给别人送的,也不管人家吃不吃。过年了,礼品往往成为春节前后的“硬通货”,从一家传到另外一家,而人情则在这传来传去的过程中淡了。

而在以前,听老人们说,过年串亲戚提的东西很简单,有自己家里做的麻花、麻叶什么的,家庭条件好点的也有成盒的点心、罐头,但总体上说是好吃不贵,体现出一股过年的亲热劲;如今过年送礼,自己做的拿不出手了,街上卖的往往是看着挺好,吃起来却没有味儿。

逃年一族诞生

“腊月二十九回老家,腊月三十和父母过完除夕夜就回呼和浩特,在家里看看电视,叫几个兄弟打打牌……”春节还没到,在城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樊先生就做好了过年安排。樊先生老家在包头农村,一年难得回家一趟,为什么过年不能在家多呆几天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樊先生笑称是为了“逃年”。“回家过年实在太累,老家的规矩太多,大年三十后就开始忙着走亲戚,先是父亲这边的亲戚,再是母亲那边,就像赶集,比上班还忙,本来自己的工资就不高,还要忙着给小辈的发红包。”樊先生说。

樊先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在外应酬,对亲戚朋友也是如此,对他来说,最好的享受方式莫过于自己坐在家里看看书、看看电视、上上网,所以今年春节他选择了“逃年”。随着市民过年理念的逐渐转变,“逃年”一族正在大都市里逐渐兴起,这些人中,有不喜欢繁琐的过年方式的,也有不少是为了逃避亲友年复一年“老掉牙”的话题:什么时候结婚?几时生子?诸如此类的问候虽然包含着长辈亲友的一份关切和祝福,但总令当事者感到尴尬。前几年,有不少媒体报道,有的年轻人为了逃避这些问题,甚至“租”朋友回家过年。过个大年还要躲躲闪闪,着实太累,“逃年”族的兴起也就不难理解了。

[编辑:杨丽鹏]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