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话题>
网络智库:旅游扶贫要做到三个避免做好六项保障
2016-03-14 07:01:13    来源:黄河新闻网

库话题:2015年1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解决好贫困农村地区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旅游+扶贫成为了2016年伊始的热词。做好旅游扶贫工作,不仅可以使贫困地区脱贫,而且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旅游扶贫中,需要注意哪些环节,又该做好哪些细节,本期网络智库,我们邀请了山西省社科院旅游中心主任李永宠研究员、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刘海鸿副教授就如何细化旅游扶贫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旅游扶贫要避免一哄而上、要避免急于求成、要避免虎头蛇尾。

——山西省社科院旅游中心主任 李永宠 研究员

第一,要避免一哄而上

旅游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贫困地的实际出发,包括交通区位、资源特色等是否适合发展旅游项目,是否有较大的旅游服务业潜力,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适合发展旅游的,通过支持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不适合发展旅游的,再研究和选择其他项目扶贫。要避免和防止一哄而上搞旅游扶贫,不适合旅游扶贫的也搞旅游扶贫,劳民伤财、费时费力,适得其反。

第二,要避免急于求成

旅游扶贫,是要在被扶的村庄和地区,选择和培育成长性好、可持续的旅游项目,包括观光、休闲、特色食品、纪念品、土特产品等,增加游客的旅游消费、增加贫困地的就业岗位、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选择项目要通过科学规划,培育项目要综合支持和帮助帮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要避免和防止急于求成的现象。

第三,要避免虎头蛇尾

旅游扶贫,要善始善终,培育和扶持的项目与产业,要可持续、有后劲。旅游扶贫就是要帮助贫困地区的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并且要实现长期脱贫致富,稳定致富。要让农民手里掌握长期致富的金钥匙,而不是短暂致富、很快返贫。所以要强调:旅游扶贫要避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热闹一阵子,昙花一现,销声匿迹。

旅游扶贫保障措施尤为重要,需要做好建立协调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政策支持、组织开展培训、强化营销宣传、提高政策有效性等六方面工作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刘海鸿副教授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虽然其效果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依赖于贫困地区寻求自我发展的“内功”。但是,贫困地区只有得到外部的有效支持,旅游经济才能得以发展,因此旅游扶贫要做好六方面保障工作:

1.建立协调机制。省扶贫办、省旅游局要建立好乡村旅游扶贫协调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共同组织指导和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协调推进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各市、县(市、区)政府参照省级办法,结合工作需要成立相关机构,具体制定贫困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规划,完成贫困村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储备,抓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落实。

2.加大资金投入。省级要逐年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资金投入的范围和力度。2016年起,省级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支持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按照整村推进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个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安排50万元。同时,要协调整合各行业部门资金重点倾斜,统筹使用,集中解决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欠缺和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启动以农村承包土地(耕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允许以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帮助贫困户解决旅游开发资金。

3.整合政策支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修建旅游设施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省级切块到县的扶贫资金可安排用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补助和小额贷款贴息。对参与乡村旅游扶贫企业享受产业扶贫开发项目现有政策支持。整合行业部门政策,做到旅游资源配置向试点倾斜,旅游要素配套向试点集中,旅游扶贫政策向试点贫困户聚焦。

4.组织开展培训。依托我省2015年建立的乡村旅游3个培训基地和15个实习基地,把旅游扶贫纳入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重要培训内容,结合实施“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民生项目,适时组织开展贫困村旅游扶贫培训,分类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劳动力开展导游、餐饮、食宿等服务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贫困村群众发展旅游产业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5.强化营销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贫困村开展“美丽乡村游”等系列品牌创建活动。应借力“互联网+”模式,做好“山西乡村旅游扶贫服务平台”,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增加点击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知名度。鼓励支持贫困村农产品销售到宾馆,将贫困村的旅游点纳入到旅行社的旅游线路之中。建立乡村旅游扶贫服务平台,全方位介绍展示和对外推介我省贫困乡村旅游文化和旅游产品。

6.提高政策有效性。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要“回头看”,做到准确定位;精准安排扶贫项目,做到一户一业、一人一策;确保资金使用精准,通过事前的项目设计和事后的验收把关,把扶贫资金拨付到户、落实到项目;落实帮扶措施精准,调动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发挥好第一书记的带头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做到一户制定一个脱贫计划、一本脱贫台账、一套帮扶措施;做到因村派人精准,严格考核、动态管理贫困村第一书记;保证脱贫成效精准,建立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工作机制,科学评价脱贫成效,让脱贫对象扶得起、富起来、能发展。

智库建议:

一是,要做好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摸底、考察工作。有发展潜力的要结合本地区特色,量身打造旅游体验项目。要避免一哄而上,避免同质化。

二是,做好旅游扶贫的中长期规划。旅游扶贫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渡过开发期之后,要建立服务标准、接待标准等。使乡村旅游变成可持续发展项目。同时也要适应市场化,建立市场化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

三是,政策、资金要及时到位。旅游扶贫工作是个大项目,需要相关部门进行事前的沟通协商,建立联合办公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资金、审批的及时到位,使旅游扶贫尽快生根发芽。

四是,要加强宣传工作。丰富宣传手段,加大在新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摸索设立乡村旅游年等省级旅游体验项目,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贫困村开展“美丽乡村游”等系列品牌创建活动。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整合旅游线路。

五是,建立“回头看”机制。对于精准扶贫对象要有长期回馈信息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及时解决。调动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发挥好第一书记的带头引领作用。要避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热闹一阵子,昙花一现,销声匿迹。

[编辑:]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