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话题>
智库话题:旅游扶贫是山西农村脱贫又一发力点
2016-02-22 07:22:43    来源:黄河新闻网
 

智库话题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既要消灭贫困,又要建设美丽乡村。绿色、环保、辐射广、见效快的乡村旅游业成为了当前脱贫事业的一个重要发力点。2015年7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在调研全国部分省区市旅游扶贫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2015-2020年全国旅游扶贫工作目标: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全国17%,约12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面对我省艰巨的脱贫任务,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推进旅游扶贫工作,从而促进山西六大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本期智库话题我们邀请了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刘海鸿副教授与我们共同探讨我省旅游扶贫的张良计。

山西省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省份,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我省有两个:沿太行山和吕梁山片区;全省119个县区,有国定和省定的贫困县58个;全省2.8万多个行政村,有7993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28.3%。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农村有232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9.6%。到2020年,要确保现有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产业的关联度高,综合带动力强,尤其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就业门槛低,适合贫困地区的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具有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返贫率低等特点。我省的贫困山区地理条件独特,自然风景优美,文化遗产丰富,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我省贫困县与旅游资源富集区高度契合,悠久的黄河文明和五千年的深厚积淀谱写了厚重的农耕文化与丰富的民俗文化,敢于斗争、勇于拼搏的三晋精神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红色资源和人物事迹,为山西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刘海鸿 副教授

2014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将困难乡村旅游开发列入我省六大扶贫创新机制和五大扶贫重点工作当中。我省乡村旅游扶贫的任务目标是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主战场,选择旅游资源禀赋好,靠近成熟景区和线路,相对集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主要实施区域,通过发展贫困乡村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两村”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贫困村物流运输、餐饮住宿、商业贸易等其他服务业发展,帮助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就业增收。今后三年,全省每年重点支持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乡村扶贫旅游,到2020年,帮助扶持3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我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是,山西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与闭塞的交通环境使得一大批风光优美的自然村落得以保存,悠久的黄河文明和五千年的深厚积淀谱写了厚重的农耕文化与丰富的民俗文化,敢于斗争、勇于拼搏的三晋精神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红色资源和人物事迹,为山西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山西有不同时代的全国农业旗帜,是极好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20世纪50年代平顺县西沟村申纪兰协助李顺达创办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带领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实行男女同工同酬。20世纪60年代的大寨,改造土地创奇迹;20世纪70年代的吉县,流域治理开先河(吉县人发扬大寨精神,大规模小流域治理);20世纪80年代的河曲,户包流域增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1年率先推出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模式,为我国水土保持史书写了新篇章,河曲旧县乡小五村的苗混瞒成为我国户包小流域的创始人);20世纪90年代的岚县,拍卖“四荒”创新路(荒山、荒沟、荒滩、荒地的拍卖治理)。21世纪的右玉,几代人植树造林沙漠变绿洲。在这些不同时代的全国农业旗帜当中,除贾家庄所在汾阳市,除大寨村所在的昔阳县属于省级贫困县,所有典型单位均在国家级贫困县,对于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示范性。

三是,我省贫困县与旅游资源富集区高度契合。山西的贫困县主要集中在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吕梁山集中连片区贫困地区和黄河沿岸集中连片贫困区。这里也是我省旅游资源密集的的区域,有利于借助成熟的旅游景区和线路开发景区带动型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四是,省扶贫办和省旅游局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高度契合。2015年5月下旬,国家旅游局在秦皇岛市北戴河举办“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培训班”,我省是唯一由扶贫办和旅游局共同带队组织贫困村90余名村官代表参会的省份,受到会务组的表扬。2015年省旅游局与省扶贫办在皇城相府和汾阳贾家庄分别举办了两期全省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班和,为全省首批3个乡村旅游培训基地和15个实习基地进行了授牌。

此外,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企业对乡村旅游的热心帮助,贫困地区村民对摆脱贫困的迫切需求和自强不息都为我们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合我省的省情,山西的旅游扶贫工作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帮助扶贫村做好旅游扶贫规划。做好旅游扶贫规划是实施旅游扶贫的基本保障,帮助贫困村编制好旅游发展规划,是贫困村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前提和基础。省扶贫办与省旅游局应当组织动员有条件的旅游规划资质单位对省扶贫办确定的有条件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活动,省扶贫办可以给予规划单位必要的规划成本(交通、住宿和打印费用等)补助。规划单位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贫困村确定旅游开发主题、发展定位,设计功能布局、产品业态。

第二,帮助扶贫村整治乡村环境。环境和风貌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离开优美环境一家一户不可能形成旅游市场吸引力。因此,大力整治卫生环境、保护村落古建筑(民宅、祠堂、寺庙等),保护村落原有树木,做好乡村绿化工作。

第三,帮助贫困村创建旅游开发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等经营方式,帮助结对村挖掘、设计具有特色优势旅游产品,尽快形成核心吸引物,打造现实的旅游消费产品。同时,结合游客消费需求,要开发设计一系列旅游配套服务,丰富旅游产品业态结构,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产品价值增值。

第四,对村里的贫困户分布、构成情况作全面调查,把通过何种方式、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进行一对一的方案设计,使这些贫困户通过发展旅游得到精准帮扶,尽快实现脱贫增收。

第五,明确乡村旅游与贫困户联结方式。一是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如开办农家乐和经营乡村旅馆;二是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直接参与接待服务(打工);三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出售自家的农产品的销售;四是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取租金;五是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

旅游扶贫要把握好开发与扶贫二者之间的平衡。既要保护好农村的旅游资源,不能过度开发,又应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让广大农民朋友享受旅游扶贫的成果。

——黄河社区网友  播播

我们山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就有很多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在近期举行的2015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景观村落”授牌颁证大会上,全国8省区的21个古村落获得“中国景观村落”称号,其中就有山西省8个,占全国三分之一强。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这些古村落资源,对于帮助我省广大农民脱贫而言意义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旅游开发的度,把握旅游开发与旅游扶贫二者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保护古村落原汁原貌,另一方面要让村民们借此脱贫致富。

我们也注意到,过去很多开发涌入古村,琳琅的店铺叫卖声打破古村的静谧,取而代之的是游人如织的队伍和与此带来的环境破坏。过度的商业化,破坏了原有的古村味道,使其走向另一个极端。到底该怎样掌握这个度?

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历史遗存在现代化生活节奏中重现魅力,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让古村落以勃勃生机成为现代景观,因此要在“呵护”的基础上给予开发。同时,应格外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让广大农民朋友享受旅游扶贫的成果。

智库建议:

一是,要制定乡村旅游标准,包括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接待标准等。坚决杜绝宰客等形式。要使乡村旅游变成流连忘返的体验。使城里人愿意来、留的下、玩的好、还想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断为贫困地区“造血”

二是,要把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工程,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在绿水青山间拥有获得感。

三是,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政府适当补贴,发挥好农村合作社的作用,出台相应的托底政策。同时也要大力发挥市场的作用,完善评价、监督和退出机制,使乡村旅游在市场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编辑:杨江涛]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