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话题>
山西发展(网络)智库:壮大山西民营经济的要素
2015-10-25 22:29:54    来源:黄河新闻网
 

智库话题:近期,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转型创新发展明显加快,在吸纳就业、创造利税和社会公益、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力争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年均新增30万人以上;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65%以上。

《意见》专门从财税、信贷、融资、用地、创业、企业家队伍、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八个方面,就加大要素支持提出了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要求。目前,我省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哪些?在提供要素支持时,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该做些什么?本期智库发展话题,就围绕此内容邀请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所副所长王云珠研究员进行了畅谈。

一、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财、物等要素支持至关重要

民营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省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一直重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也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民营企业发展仍然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短板,除了发展环境不优、产业结构单一,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持滞后也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思路,再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我省各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这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我省民营经济在发展中确实还存在一些诸如市场准入限制、审批效率低下、要素支持不足等问题。

目前,制约我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要素瓶颈,主要突出表现在融资难、用地难、用人难等方面。

融资难及渠道狭窄依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取得的贷款占全省贷款总额的比例只占10%左右,近九成民营企业反映融资困难。我省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基本上完全重合,因而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不仅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的“规模歧视”,也受到“重公轻私”的所有制歧视,这使得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在融资中占有优势。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担保机构担保能力小、担保费用大、担保条件过高,进一步加剧了融资困难。特别是近两年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呈现能源原材料市场需求量和价格双下降局面,不少企业资金链十分紧张,加之由于部分民营企业债务风险引发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各大商业银行对煤焦铁、家装建材、房地产等产业拖贷、压贷、抽贷等现象屡禁不止,许多生产企业陷入融资困境。同时,资本市场、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信用贷款、私募基金等直接融资、新型融资渠道、融资机构和融资方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融资渠道窄,也加剧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用地指标少也限制了民营经济发展。我省工业用地指标一般优先供应国有项目、重点工程和大型项目,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投资就是有项目、有资金,也往往拿不到土地指标,项目很难落地。特别是近几年先开工后办手续的情况较多,大多数民营企业土地手续不规范,办理土地变更需补交的罚款和其他费用金额巨大,企业办不起合法手续,既影响抵押贷款,又面临违规处罚。

人才资源约束。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端人才短缺是当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全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由于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差异,普遍面临管理和技术高层次人才缺乏、技工实用型人才不足、人才队伍不稳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困境,严重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层次的提升。

二、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需要加强多方面要素支持

当前我省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对于民营经济来说,想要良好发展更是困难重重。许多民营经济面临着不小的资金难题,对此《意见》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第一,税收、财政支持方面。

首先,《意见》提出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扩大省级财政安排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融资担保体系等建设。同时,要加强税收政策宣传,确保国家和我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其次,《意见》提出从扩大有效信贷、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状况。

从扩大有效信贷看,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扩大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政银企合作机制,每年不定期推选公布金融机构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名单。积极推广“助保贷”等有效融资模式,进一步拓展“助保贷”项目的合作银行,为本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推进省市县三级设立小微企业续贷应急基金。加快发展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通过业务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做大做强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融资担保服务。

从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看,要加强民营企业融资培训工作,加强对拟上市或发债民营企业的筛选、培育与储备,培育支持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新三板挂牌,股权交易中心托管,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推进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互联网金融发展。我省与资本市场配套的期货、资产交易、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缓慢,一些与金融市场配套的中介机构实力不足。要加速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交易和融合。要制定专项奖励政策,对企业股改成功,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新三板”挂牌和众筹平台等其他资本市场平台实现融资的企业进行奖励。

第二,用地难、创业难方面。

首先要贯彻平等原则,有效保障民营企业用地需求。对民营企业项目用地与国有、集体及其他企业项目用地享受同等待遇,依法妥善解决民营企业已占用土地、但未办理用地手续等遗留问题,引导民营企业依法合规用地。对民营企业已经办理土地手续、利用现有厂区改造、厂房加层、利用地下空间等途径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的,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其次,省市县都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包括一批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发展等。要针对中小微企业项目用地面积小、难以获得用地指标的困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各类机构和民间投资主体,以闲置旧厂房、旧军营、旧学校、现有工业园区、开发区、商务写字楼等为依托,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期小微企业解决用地难问题。对认定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创业辅导服务活动给予财政资金补贴和奖励,对进入创业基地的初创企业给予租金优惠的政策等。

第三,人才培育、引进方面。

人才是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最根本的动力和资源,包括领头人、管理层、技术层、实操层等等各个层面的人才。我省的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尤为缺乏。我省民营经济能不能实现突破发展,根本在于人才队伍建设。为此,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民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从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引进人才、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民营企业人才与素质难题的途径。

首先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培养。民营企业家队伍是我省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提升企业素质,必须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特别是对山西省这样一个优秀企业家缺乏的省份,尤其要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培养,处理好培育产业与培育人才的关系。要把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纳入各级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素质提升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民营企业家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要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努力实现以名人铸造名企,以名企决胜市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秉承晋商诚信精神,依法经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引导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扶贫开发投入,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重塑民营企业家队伍新形象。

其次是支持引进人才。要制定有效政策,吸引各类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工作,为民营经济加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鼓励民营企业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百人计划”等高端人才,将民营企业的各类优秀人才纳入党委、政府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评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同等对待,在政治待遇、社会保险、职级认定、职称评定、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奖励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重点在提供廉租公寓、人事关系代理、组织关系转接、子女就学、住房条件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再次,强化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教育更加直接地面向就业,是大规模培养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意见》提出要制定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促进职业院校与民营企业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订单式教育与就业推荐、技术创新与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接,支持职业院校和民营企业探索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等,建立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不断拓宽民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渠道。同时,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三、贯彻落我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的几点建议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是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老大难”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在落实。政策落实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本着负责任、敢担当、敢碰硬的精神推动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全面梳理、完善现有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把中央和省里已有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全面梳理一下,本着让民营企业“管用、好用”的原则,搞清楚哪些政策需要重新制定,哪些政策需要修改调整,哪些政策需要废除,哪些政策需要出台具体细则和操作办法,彻底清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及政策性障碍。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建立民营经济政策信息发布专业平台,完善山西中小企业信息网,构建覆盖全省各市县的民营经济政策信息发布专业平台。各市、各部门要善于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媒体的作用,及时发布和解读本市、本部门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确保各项政策宣传到位,让民营企业及时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第三,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督查机制。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府法制办牵头,每年不定期的对各地落实民营经济政策情况进行督查调研,认真研究解决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省委及时反馈,确保政策不截留、不打折、不走样。委托社会组织,对各职能部门出台的重要政策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找准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落实更加到位。

[编辑:杨丽鹏]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