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话题>
山西发展(网络)智库:大学专业设置需尽快调整
2015-09-13 03:50:39    来源:黄河新闻网

智库话题:九月,是大学开学的季节,然而对于大部分大学新生而言,从数百个形形色色的高校专业名称中找到一个真正合自己心意,在校几年既能学到东西,毕业后又能找到一份对口、满意工作的专业,绝对是一件大伤脑筋的事。很多高校专业听起来都很美,但究竟学的是什么,未来又能有多大的发展前景,还需要四年之后实践去检验。

再看一组数据,在近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大学生毕业一年离职率为38%,毕业三年内的离职率,则高达70%。“就业再失业”已经成为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分析原因,虽有学生本人意愿,但大学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我国高校大量开设了会计、建筑、计算机、工商管理、人文社科等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院校设置的专业却相当雷同,既浪费教育资源,又造成生源竞争。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很难从应届毕业生中招到极需的各类专业人专,纵然是时下很热闹的“电子商务”专业,虽然很多高校也早有设立,但只是形似而神不似,毕业生水平实际反响平平。

本期话题,我们就邀请了部分高校专家,就高校专业设置问题进行探讨。

一些大学专业设置上存在“摊大饼”的现象,“大而全、大而不强”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学专业设置理论型的专业偏多,难以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接轨,理论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高校专业设置的转型势在必行,需尽快调整。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   薛晋文

目前,我国大学专业设置总体上比较合理,但局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大学专业设置没有解决好能上能下的问题,有的专业上去容易,但下去很难,目前不适应社会需求、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还很难及时退出。

大学专业设置上存在“摊大饼”的现象,“大而全、大而不强”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院系盲目申请上马新专业,甚至根本没有科班出生的师资力量和基本办学条件,为扩招而扩招,为规模而规模,为热闹而热闹,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一些专业不仅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很难找到位置,即使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也不具有竞争优势。

一些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难以适应,使得专业在服务地方科技创新,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提升方面力不从心,形成了专业设置和地方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和格局。

一些院校专业设置盲目跟风,拼命上马学费高的专业、时髦时尚的专业、艺术类的新专业、对外招生中能够唬人和忽悠家长和学生的专业,致使专业设置中雷同现象、撞车现象、无特色现象尤为普遍。导致院校之间的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没有了特色,没有了人无我有的独特竞争优势,本应结构合理、科学配置的专业设置变成了随心所欲的杂货铺。

以文科院校为例,大学专业设置理论型的专业偏多,难以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接轨,致使理论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给家庭、社会和学校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现象,许多专业的学生毕业即失业,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对此,我认为,高校专业设置的转型势在必行,需尽快调整。

中国高校专业设置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重视专业设置,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出路。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对接,将是今后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发展趋势。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高航

如果把一所大学的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比作它的骨架,那么支撑其健康运转的血液和器官就是这所大学的专业设置。

众多周知,与义务教育不同的是,高等教育是以专业为出发点,分类别为学生提供深度指导。如何在这些专业中进行资源分配和师资力量调度,管理的关键就是平衡各方,合理设计培养方案,进行灵活的制度创新,达成最优的人才产出。

中国高校专业设置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原先的专业设置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便开设了一系列新的专业,但是又不能提供与之相称的师资力量,学科水平的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部分高校一味追求学科种类齐全,最终导致办学水平平庸化。

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清华大学的物理系起初只能为学生提供基础物理教育,物理研究水平远远不及北大和中科大。但是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归国以后,在清华物理系设立基础科学班,引导发展方向,并且为之招兵买马,推荐自己的学生任教就职。在他的鼓励和身体力行的建设下,清华物理系发展非常快,理论物理水平达到国内顶级、世界先进的水平。

我们必须看到不少学生对生涯规划感到迷惘,他们或者对本身的专业学习内容兴趣缺乏,或者为就业市场的残酷选择而焦虑,或者因过度关注于校园文化活动而导致学习和学生工作本末倒置。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呼吁,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应当得到尊重,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对接,将是今后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发展趋势。

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明显脱节,人才浪费也越来越严重,这根源于一种深刻的实用主义观念。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大学专业设置,而在于强化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接与过渡。

——山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毅 副教授

当前,我国经济已逐渐进入深层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阶段,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核心的“双创”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双创”要求有高素质、大规模的的科技研发和劳动力队伍,相应也就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一直存在一种认识,认为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培养的人才素质低下,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不可否认,社会对大学教育的这种批评并不是空穴来风,另一方面,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几十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宏观层面的结构、体制变革,还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具体的专业调整和培养模式优化,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如此,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似乎仍然存在明显脱节。原因何在?

这种局面,根源于一种深刻的实用主义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急功近利,恨不得今天引人进门,明天就成为业务骨干,一旦未能达到要求,回头便指责大学教育。人才浪费也越来越严重,有博士不用硕士,有硕士不用本科,有重点大学的不用普通大学的,唯学历论持久不衰,一旦与预期不符,同样归罪于大学教育。

也是受这种实用主义观念影响和冲击,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的必要过渡与合理衔接被人为地割裂。所谓众口难调,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千差万别,大学只能提供普遍的教育和培养。大学能够提供的仅仅是“毛坯”,大学毕业生成为精致的创新人才,还需要进一步的打磨。换言之,在大学与用人单位之间,应当有一个合理的过渡,帮助大学毕业生“业务化”。但现实是,这个合理过渡阶段现在几乎消失了。绝大多数单位,更倾向于奢侈地“使用人”,而不再乐意承担“培养人”的职责。持续多年的“就业难”,进一步助长了这种趋势。一旦人为地割裂了大学教育与社会培养之间的有机联系,大学教育无论如何改革,都难以满足丰富多样的社会需求。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大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并无明显滞后。早在世纪之初,我国大学教育就完成了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随后,开始推进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的人才培养改革,大学毕业生素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以增强。近期,又在进行结构优化,高水平大学开始着力于凝炼特色,协同创新,直接针对经济建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经过改革发展,过去那种专业过细、方向过窄的弊端早已革除。同时,大学的专业教育总会有其周期性,不可能与社会需要“精确”对接。

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大学专业设置,而在于强化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接与过渡。大学仍应着力于提升毕业生研发创新的能力与素质。用人单位应摒弃实用主义,确立大教育观念,共同推进大学毕业生从“毛坯”向合格“双创”人才的转变。

智库建议:

一、新专业开设前,需进行前瞻性、可行性调研,论证。

二、新专业开设前,要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校开设新专业,可引入第三方(如企业或专门机构)对新专业设置、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四、高校可根据实际学习、就业情况对新设专业做出相应调整、改善,乃至专业退出。

五、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高校、企业、学生及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

 

[编辑:杨丽鹏]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