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话题>
山西发展(网络)智库:把科研经费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015-08-09 23:02:48    来源:黄河新闻网
 

智库话题:科研经费泛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科研经费通常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基金会等提供,用于解决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科研经费分为纵向与横向两种。纵向科研经费实行预算管理,执行国家相关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项目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范围和开支比例规范使用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实行合同管理,必须按照项目合同书中约定的经费使用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执行国家和学校相关办法,合理、规范使用科研经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科研的经费投入,科研经费占国家或者地区GDP的比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据凤凰网报道,国外一项题为《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的报告,对比了中、美、日、德四国在科研上的投资与回报。自2006年起,中国在科研创新上的投入绝对值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仅次于美国,但投入产出比却依然不成比例。

本期发展话题,我们邀请了有关人士与智库专家,就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更科学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进行了探讨。

科研经费涉及管理部门较多,较分散,科研项目安排也有重复现象。很多地方都有违规、违纪使用科研经费的现象。建议,尽快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决策机制,同时科学改进经费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山西省科技厅条件财务处处长 张浩林

目前,在科研经费使用中,各地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也是全国的共性问题:

1、科研经费数额增长很快,但涉及管理部门较多,较分散的现象,科研项目安排有重复。如,国家有40个部门,我省有15个部门,存在资源分散,项目重复的问题。

2、科研经费安排还不够公开、透明。虽然我省早已实施科研项目网上申报、专家评审政策,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3、在科研经费管理中,一些政策还不够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督不够,发现问题后惩罚力度不大。

4、很多地方都有违规、违纪使用科研经费的现象。媒体就报道过北京、广东等地的案例。

5、目前的科研经费在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方面,作用还不很明显。之前规定,科研经费不允许用于工资、加班费等支出。新的政策做了一定调整,科研经费部分可以用以缴纳科研人员养老保险。

对于如何管好、用好科研经费,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几点建议,也是目前我们正在做的。

1、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决策机制。国家已成立科技计划协调机构,我省刚刚召开的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也出台了方案,将成立省级计划协调机构,以解决资源分散、多头管理的问题。

2、与国家五大计划相对应,我省也制定了五大科技计划:设立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设立科技重大专项、整合设立重点研发计划、整合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基金)、调整设立平台基地和人才专项。

3、对科技项目建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终止机制,同时,建立监督制度,明确责任主体,明确监督惩罚措施。

4、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层面已经建立,我省也正在积极筹划中。

在使用过程中,科研经费存在着预算不科学、分配不均衡、支出不合理等现象。对此,建议:修订科研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智力劳动投入的补偿、加强对科研资金的事中监管和事后审计。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 刘晔

目前,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预算不科学。对千差万别的科研项目设置统一的预算科目和比例控制,科研人员就不得不削足适履,根据科研资金管理规则而不是项目本身的需要编制预算。第二,分配不均衡。不可执行的项目预算导致大量项目资金长期沉淀在账上,而有些真正需要用到的经费却无法报销。第三,支出不合理。财政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率的要求,转化为项目所在单位的预算完成率指标,项目发布单位对结余资金通常具有限时使用、逾期收回的规定,项目负责人因而被所在单位催着花钱。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改革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首先,修订科研资金管理办法。即规定科研资金不能干什么,不用具体管它能干什么。

其次,加大对智力劳动投入的补偿。科研投入坚持 “以人为本”,通过科研经费绩效支出增加人力资本补偿。

第三,加强对科研资金的事中监管和事后审计,要落到实处,不要流于形式。

由科研立项的决定权而衍生出权力寻租空间,导致科研腐败。一些高校教师片面追求科研的数量和速度,高质量成果不多。建议:一、设立科研评价中介机构;二、立项、研究、结项三者并重;三、建立经费结余的奖励机制。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 副教授 张霞

我国科研领域的一个现实是国家和社会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加大,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部等政府部门提供的纵向科研经费之外,还有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群众组织投资的横向科研经费。

然而,与国家这种扶持力度保持增长态势极不匹配的另一个现实是,为数不少数的所谓的科研成果只不过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或拾人牙慧、追随骥尾,于人类思想毫无增益、于实用技术毫无改善;许多科研项目和成果只是一种用于各校之间排名时的数据。曾有一位经济学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科研成果百分之百是制造垃圾,且不可回收;经费管理是某些人显示权力和谋取利益的手段”。此话虽然有些极端,但也是不无道理。同时,由科研立项的决定权而衍生出权力寻租空间,也经常导致科研腐败。今年一月,有媒体记者就梳理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在内的12起高校科研经费贪腐案。

浙江大学一名教授说,学校对科研资金的管理态度,基本上是谁搞到的资金由谁负责。拿到科研资金之后,学校提取一部分管理费,剩下的基本上就是科研项目负责人说了算。因此,学校里最牛的人是能够拿到科研项目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能搞到钱”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搞课题就等于“圈钱”,他们擅长于把科研经费变成个人的“提款机”。许多高校实行年度岗位考核,明确规定每个教师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申报多少个课题、申请多少个专利、获得多少万元的科研经费等等,使得科研工作变得十分功利化,高校教师片面追求科研的数量和速度,高质量成果不多也就毫不奇怪了。

如何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现状,还科研以本来面目,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设立科研评价中介机构。由同行专家评议科研成果,使“项目指南”的制定者与项目申报人员相分离。

二、立项、研究、结项三者并重。避免只看重科研立项的数量而忽视研究质量的投机取巧的做法。

三、建立经费结余的奖励机制。对于谨慎、合理、节约使用科研经费而有所结余的科研人员,可将结余部分按比例、甚至全部奖励给研究者,用作相关项目的继续研究和奖励的基金,以保证科研人员不乱花钱、认真做事。

智库建议:

一、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分配、使用、监督规章制度,从上至下,从国家到地方,从企业到院所,并坚决执行。

二、合理调整科研经费分配方向、比例,加大对科研工作者的奖惩力度,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积极性。

三、抓好后续工作,监管要到位,确保科研经费用在明处、落到实处。同时,压缩科研经费寻租空间,坚决打击科研腐败。

 

 

[编辑:杨丽鹏]

  • 黄河新闻网手机版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